花神

花神之說,在宋以前就已有之,傳統以女夷為花神,二月十五日花朝節清早祭之。女夷為晉魏夫人弟子熟諳種花醫花,古春風之神也名女夷,專司百花開放。故花神女夷傳為春風女神化身而引為神奉。明代初年並有花神廟之設立,祭拜花神多半為地方官吏或管理種植花卉之主管,乃至各地花匠、花農等。至清代更為普遍。
為了傳承此優美的歷史,本會每年花展均有舉辦祭花神的活動。除感謝花卉帶給我們美好之外,藉求五穀豐登,並祝年年如意,事事圓滿。
傳統十二月花神男女各半,是依據晚清畫家吳友如的論述而編作的,配對如下:
司正月梅花,花神柳夢梅;
司二月杏花,花神楊玉環;
司三月桃花,花神楊延昭;
司四月薔薇,花神張麗華;
司五月石榴花(有稱菖蒲),花神鍾馗;
司六月荷花,花神西施;
司七月鳳仙花,花神石崇;
司八月桂花,花神綠珠;
司九月菊花,花神陶淵明;
司十月芙蓉,花神謝素秋;
司十一月山茶花,花神白樂天;
司十二月臘梅花,花神老令婆;
另清代俞曲園有男十二月花神及女十二月花神各一組,惟不甚流行。
本會花神像由傳統藝術大師、榮獲文化資產保存者劉家正先生所彩繪。

正月花神:柳夢梅
梅花

二月花神:楊玉環
杏花

三月花神:楊延昭
桃花

四月花神:張麗華
薔薇花

五月花神:鍾馗
石榴花

六月花神:西施
荷花

七月花神:石崇
鳯仙花

八月花神:綠珠
桂花

九月花神:陶淵明
菊花

十月花神:謝素秋
芙蓉花

十一月花神:白樂天
山茶花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