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胸有成竹」-話竹、賞竹
徐嘉禧 插作人員:徐嘉禧、楊秋霞 協撰 文:徐嘉禧 花器提供:晟達陶瓷
寧可食無肉,不可居無竹,無肉令人瘦,無竹令人俗。」這是我們耳熟能詳宋朝大文豪蘇軾的詩詞。他又說:「居無竹,令人俗,食無肉,令人瘦;若要不俗又不瘦,每餐還需筍炒肉。」可愛直率的說法,令人莞爾!也可見他愛竹之一斑。蘇東坡與文同創「文人畫派」,即以竹入畫,喻君子,講氣節,重品德。
其實前仁愛竹、賞竹、用竹的歷史十分久遠,距今三千多年的周朝,詩經「大雅」中就有記載:「其●維何?維筍及蒲」。竹筍就是宴會上的美食。又周公「爾雅」詩經裡亦曰:「瞻彼淇奧,綠竹椅猗,有斐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」,描寫竹如「君子」之風範,虛心求進的精神。竹莖中空,有「謙虛、虛心」之比喻,有節代表「氣節」、「節節高升」,因而有「虛心有節」、「碧玉琅玕不受塵」之美譽,深得文人韻士稱頌,無怪乎騷人墨客以它入畫。
竹在藝文上,影響力帶的讀書人既深且廣。晉朝「竹林七賢」每每聚集竹林下高談天下事,自詡清高。唐朝李夫人善詩詞又工書畫。有一晚,獨坐月下,見竹影婆娑,與之所至,隨手拿筆畫下,成就了一幅格高清韻的「墨竹圖」,此傳為寫畫墨竹之始。除此,唐朝亦有位與竹有關的大藝術家─王維,其詩詞「獨坐幽篁裡,彈琴復長嘯,深林人不知,明月來相照」,更是家喻戶曉,凡人皆頌呢!
唐之後,宋畫竹名家,首推文湖州了,後人將他風格畫法,推崇為「湖州畫派」,與蘇東坡一起倡導「以形寫神」的「士大夫畫」,畫竹為其擅長,他曾詩曰:「虛心異叢草,勁節逾凡本」的描寫竹,可見他畫竹,是抒寫君子之風的情懷的。蘇東坡也善畫竹,更愛竹,認為無竹可是會令人俗的。文湖州就曾以「胸有成竹」之句送與蘇東坡,謂寫畫之前「意在筆先」為要。此句傳承至今成為名言,放於任何事務上,只要「成竹在胸」,皆可掌握。蘇東坡就稱讚文同畫竹真正得竹之理,才可掌握竹態的千變萬化,使之神韻天然。他說:「畫竹必先得或竹在胸中,執筆熟視,乃見其所欲畫者。急起從之,振筆直遂,以追其所見,如兔起鶻落,稍縱則逝矣。」此語給予今人警惕,欲速則不達,凡對於想完成之物,皆須有準備及完整的前置作業,事之完成才會事半功倍。寫畫如此,對於預畫之物皆需觀察其形與神,才能形神兼備的。
古人畫竹,運用技法甚多,元朝趙孟頫就提倡古意,以書法入畫,他認為「寫竹還應通八法」方可,以書法之技寫竹更能表現竹之勁節清韻。明人張泰階就說:「唐尚巧,北宋尚法,南宋尚體,元人尚意」,元人繪畫風格「尚意,簡率」,應與此有關。除此,另一位語竹有關的名家柯九恩也在他的著作「竹譜」中提到了運用書法寫竹:「凡踢枝,常用行書法為之,古人之能事者推蘇、文二公,北方王孟端得其法。…」他受了蘇、文影響而得,且又影響趙孟頫,獨解其中妙趣,觀其所畫之嫩竹,勁力彈性皆神,自然非凡。
文同、蘇軾的「成竹在胸」理論,自宋以降,影響後人甚鉅,時長而博。李衎郎繼承了「文、蘇」理論,強調學畫竹必須從基本規矩著手,一節一葉都要合乎法度,要經長期嚴格訓練,才能胸有成竹,得心應手。他說:「人徒之畫竹者,不在節節而為,葉葉而累,抑不思胸中成竹,從何而來?…」又說:「措意於法度之中,時習不倦,真積力久,自信胸中真有成竹,而後可以振筆直遂,以追其所見也。」由此寫竹之例,觀之凡事,全乎一理,借物為鑑,亦可使從事花藝之愛好者靜心深思的。
竹子是禾本科多年生的常綠植物,青鬱挺拔,清韻樸實。張潮的「幽夢影」就提到:「梅令人高,蘭令人幽,竹令人韻,菊令人野,…」是「四君子」之一。重神似的蘇是更描寫竹為:「瘦竹如幽人,幽花如處女」。其實在詩詞上自古至今詠「竹」的詩句不少,如唐太宗的詩:「貞條障曲砌,翠葉貫寒霜,拂牖分龍影,臨池帶鳳翔。」又以「詠竹抒志」語帶幽默的鄭板橋詩:「咬定青山不放鬆,立根原是破岩中,千磨萬出還堅韌,任爾東南西北風。」道出竹隻堅韌不屈,昂然屹立不撓之態,人可如竹,竹可勵人,寓意喻志。鄭燮(板橋)為清代楊州八怪之一,擅畫蘭竹花鳥,自創「六分半書」,名書「難得糊塗」更是雅俗共賞,眾人皆知。他的鬻書潤筆也是出了名的爽直明快:「畫竹多餘買竹錢,紙高六尺價三千,任渠畫舊論交接,只當秋風過耳邊。」觀之,令人會心!
竹類植物在全世界約有一百二十屬,一千二百餘種,亞洲是重要的產地。是屬單子葉植物,禾本科中竹亞科的大家族,主要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,以東南亞季風區為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,溫帶的歐美國家就極少了,因而與竹子相關的文化發展多與亞洲地區的國家有關。
竹子從其地下莖生長的狀況,大致可分為二大類:一類為「叢生竹類」,其地下莖短縮,竹稈密集叢生,主產於熱帶及低海拔高溫潮濕的環境。另一類為「散生竹類」,其地下莖細長橫走,竹稈叫稀疏散生,主要生長於較低溫且乾燥有風的亞熱帶或溫帶環境。竹子的生長快,成材早,產量高,「雨後春筍」正是形容竹子生長的快速,其約4~6年的成竹即可採收,因其生長時間短,產量高及用途多超過一般的樹木,且竹材的收縮量小,割裂性、彈性及韌性都很強,故為民間極重要的產業之一。
竹節間部中空,細長作管狀,其器官可分為竹莖、竹稈、竹葉、竹筍、竹花。竹花是竹子所開的花,是竹子生命終結的最後責任,一般竹子在開花前一年,即不長筍,開花後,竹稈一、二年內就會乾枯而亡,但竹林仍會繁殖下去,因竹子的地下莖沒有枯死,且開花後結的種子亦會落地生根,經過五至十年後再重新長出幼苗。竹子開花的週期很難預測,從三十年到百年以上的都有,甚至有的竹種沒有開花的紀錄。
竹子的種類甚多,每種也都有不同的使用價值,以下列舉幾項:
1.桂竹:屬散生竹類,地下莖多為實心,根莖橫走而延伸,節有明顯的二個環,上環較隆起,產於台灣北、中部海拔100~1,000公尺,常形成廣大面積的竹,為台灣產量最多的一種,其材質細緻堅韌,富彈性,乃為編織用的上等材料,其筍籜狹長,具暗褐色塊狀斑紋,用途甚廣,可用於包粽子及做斗笠等。筍細長可食用,竹稈是製作圓管傢俱的好材料,皮硬、抗彎、強度大、竹篾工編織之用,如籃、魚簍、畚箕、蝦、蟹籠等。過年造紙也常以桂竹代替之,因其繁殖迅速之故。
2.孟宗竹:桿散生直立,表面平滑,原產於大陸江南各省,台灣引進栽植,幼株亮綠且被銀白色柔毛,成熟時光滑呈黃綠色,間有深綠條紋,其竹稈表面堅硬容易劈裂,可供建築、雕刻、編織等用途。
3.刺竹:為叢生竹類,根莖粗短,節亦短,肉厚,每節有1~3彎曲銳刺,其表面粗糙,堅韌耐磨,適合製作傳統耐用的農具,台灣各地產生,台中以南產量最豐,其桿叢生甚密,適合作防風林或防禦工事,故好多地名以「竹圍」命名,其筍苦,少食用。
4.綠竹:根莖粗短,桿叢生,節間短,節上密生褐色毛茸,其筍味美,為重要蔬菜之一,筍價位最高。
5.麻竹:為台灣竹類中最大者,桿高可達20~30米,徑達30公分,節間長達60公分,其材質柔軟粗糙肉厚,節較硬,不易劈裂且甜份高,故又名「甜竹」,易遭蟲蛀。筍可食,或製成筍乾或桶筍。材可編織器物,製農具,建築用的鷹架、竹筏等,葉也用來包粽子。
6.其他:族繁多不及備載,其實常見的仍有長枝竹、八藝蘭竹、烏腳綠竹、包籜失竹等…。觀賞竹亦多,如觀音竹、葫蘆竹、文竹、觀賞文竹、及小型觀賞竹盆栽,有名的湘妃竹等等。
竹是當今世界最具有使用價值的植物之一,尤其在東方,它和人類的生活、文化、藝術、風俗習慣、寓意象徵等,息息相關,可視為亞洲文明的標識,人類的一生與竹子結下不解之緣,在台灣亦是,從生至死皆運用到它,一出生時睡竹床、住竹屋、吃竹筍、爨竹薪、坐竹轎、走竹橋、躺竹椅、行竹筏、書竹紙、拿竹筆桿(毛筆握管)、掛竹簾、食竹筷、包竹葉粽等。凡民生用品、容器皆使用到它。竹子之對人貢獻,真是恩重如山。蘇東坡就說人類的食、衣、住、行樣樣也不能沒有它:「食者竹筍,疵者竹瓦,戴者竹筏,履者竹鞋,衣者竹皮,書者竹紙,真可謂一日不可無此君也。」
除了實用的經濟效用外,竹子也具有平安、吉祥、避邪之象徵,神明廟會遊街時,必拿帶葉的竹旗帶頭掃淨避邪、開路引道。農曆正月初九拜天公,葉要在竹竿上繫上「篙錢」獻祭,表示「有頭有尾」、「節節高升」。古禮迎娶新娘時,也要在綠竹上綁豬肉,以避「白虎星」,綠竹又有「透青透尾(有始有終)」之寓意,討吉利,避邪氣。過春節時,要「竹報平安」、「一聲爆竹除舊歲」等。有趣的是以竹為第名的地區不少,如新竹、竹圍、竹山、竹崎…等。此地區之住民的生活環境也都與竹有關,竹山就是以竹文化發展的工藝重鎮。
竹子的清幽雅潔,寂靜幽美,讓菩薩與眾生喜在竹林潛修弘法,如「紫竹寺」、「竹林寺」為名的寺廟道場到處可見。當然,一看便知與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有關。
綠竹生態根莖虯蟠,其狀密密如栽,唐玄宗每散步其間,見狀顧謂諸王曰:「此竹宗本不相疏,人有懷二心,生離間之意,觀此,可以為鑑!」因命名之為「竹義」。要人不可有二心,須如竹之密。竹在文化上常被用來隱喻象徵,有一切的美德,「頌竹」歌詠它:「萬玉兮森森,清風兮滿林,有幽人兮高蹈,時繫節兮長吟;長吟兮陸續,鳳為起舞兮為鸞度曲;羌此樂兮誰知?雖簞瓢合亦足。」
提到樂曲,竹可為笛、為簫,相傳黃帝曾命音樂之神伶倫作曲,伶倫取竹為器,分成十二種不同的律調,做成絲竹之樂音。(有一說法,竹嫩不足以為笛。)
在工藝方面,有竹編:如花籃、謝籃、竹簍、生活用具等。竹藝品及竹雕藝術。竹雕(竹刻)藝術明、清時期鼎盛,已發展成專門藝術,明代嘉定就有「三朱」,即:朱松麟、朱小松、朱三松三位重要名家。而金陵地區也有李文甫和濮澄。三朱技法精湛,栩栩如生,具自然之趣。清代時期亦有竹刻四家:吳之璠、封錫祿、周顥、潘西鳳四位重要人物,竹刻形式有圓雕及高浮雕,吳之璠就最善浮雕,精細得神,被譽稱「薄地陽文」。清末竹人更多,但浮雕漸少,圓雕瀕臨絕跡,轉為刻字,清後期更平淺少見了。台灣當代的竹雕藝術,超越傳統的格局,轉化為較現代意識的獨創作品,又改良了防腐、防蛀技術,使得精緻具有藝術性的作品受到肯定,逐漸成為美術館或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,這是竹藝最大的創新與努力。
在花藝上,文人插花或清供圖使用竹材甚多,不僅取其「意」,更取其「姿」,其風度翩翩,綠竹迎風,深得花藝家青睞。闕名「竹賦」歌詠曰:「若夫取象制儀,激商流雅,圓徵有素,清亮非假,信鳳鳴之可習,實龍吟而寫,乃曲絕而和微,非韻高而調下,豈知分先綺殿,散影華軒,淡雲霞之遠色,霑雨露之餘思,嘉庭樹之蠲怒,跂桃李之無言,庶歲寒而無易,常耀節於庭園。」「韻容」之姿文人也喜種庭而賞。然而在插花藝術上取竹就須謹慎為之,竹易失水,葉易捲枯,不易留長,如要葉平耐久,就須略施小技噴灑髮膠,使葉平順常綠,才可展現其生機及精神。
插花的器具上,竹蘭嶼竹筒就佔六大花器的二種,竹筒和籃都屬樸實無華、野逸、婉約、端莊的特色。袁宏道強調著花和器須相宜,何時花就器,器就花就相當重要了。一般人認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花藝,花器昂貴不實,其實不然,只是如何搭配運用得宜才是最高法門。如將具有野逸、高雅象徵的菊君子,插於「修篁翠竹」上,誰曰不佳,不僅有「貞潔君子之風,更有峻浩葆麗之姿」呢!當然,須看倌們靜心體會了。
竹用途甚廣,除可寓意象徵、吟詩歌詠、為文入畫、招祥避邪之外,又可做成所有的人生日常用品,樂器、建築及工藝藝術品,尤竹籃更有多重用途。本身不僅是工藝品容器,亦是花器,且有古時淵源,唐代佛教盛典之時用籃裝花以助其盛。竹籃特色講求端莊、華美,有人誤認須以華貴價高方可插作,其實不然。以下即是使用最普遍可見,又價不高之竹編筒插置,亦可達到樸實無華、實在、優美的花藝來。打破一般人對花器需用驕貴價高才可達到完美境界的錯誤迷失。
作品名稱 | 使用花材 | 使用花器 |
紅冠金花趁時開 | 雞冠花、金花石蒜、雪梅、梔子花、火燭葉 | 陶缸 |
馥郁清香高潔生 | 竹、白木、棕櫚葉、大女真、香水百合、桔梗 | 造型陶缸 |
綠竹猗猗伴秋霜 | 竹、乒乓菊、黃菊、梔子花、雪梅 | 陶盤 |
青影翔飛高 | 竹、天堂鳥、枯木、山水仙、茶花葉 | 陶盤 |
虛心向陽天 | 竹、小南天、藤、向日葵、寶石葉、山蘇、桔梗 | 造型陶缸 |
翠竹吉祥點點砌 | 杜櫻子、桔梗、雪松、小白菊、寶石葉、竹、山蘇 | 陶甕 |
風拂松香和合開 | 松、香水百合、雪梅、枯木、茶花葉 | 竹籃 |
幽花有根氣節重 | 蝴蝶蘭、大女真 | 造型竹編筒 |
秋光及物佯欲動 | 雞冠花、海穗、千日紅、梔子花 | 竹籃 |
金柳青姿水映照 | 金柳、海芋、寶石葉 | 竹雕器 |
搖曳婆娑秋影來 | 尤加利、金花石蒜、革葉蕨 | 竹編筒 |
揚陽紫氣開 | 紫仁丹、寶石葉、向日葵、桔梗 | 竹缽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