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暨推廣

蘋果花 Malus pumila

文、圖 / 簡錦玲 花材作家

 


薔薇科,蘋果屬,落葉喬木;株高可達15公尺,樹冠多圓形,枝灰褐色、黃褐色、棕褐色或紫紅色,幼時被灰白色絨毛;葉橢圓形至寬橢圓形,先端尖,基部寬楔形,邊緣鋸齒圓鈍,幼葉兩面被毛,成長後葉面的毛逐漸脫落;繖房花序具花3~7朵,萼片倒三角狀,花冠白色,未開放前帶紅暈;果實淡綠、黃色、粉紅及深紅色等。花期4~5月,果期7~11月。別稱奈、西洋蘋果、頻婆。分布於我國新疆及歐洲東南部、小亞細亞、高加索一帶。

蘋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經濟作物之一,也是孩童最早認識的水果種類,中國栽培已有久遠的歷史。世界上約有2000個以上的栽培品種,有經濟價值者約100多種。古代民族將之帶入歐洲,有4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。現今做為食用的品種,在16世紀時由義大利人育種而成。中國常見的蘋果有尚有其他種類:

花紅:Malus aiatica,落葉喬木,株高4~6公尺,樹冠開張,有時枝下垂呈鐘形;葉橢圓形或卵圓形,先端尖,莖部圓形或寬楔行,邊緣具細銳鋸齒;繖房花序由4~10朵花組成,花瓣倒卵形,淡粉紅色;果實倒卵圓形,成熟後黃或紅色。花期4~5月,果期7~10月。別稱林擒、文林郎果、沙果、月臨花、來禽。分布於黃河流域、內蒙、東北、西北、華北及西南等地。

海棠果:Malus prunifolia,落葉小喬木,株高3~6公尺,樹冠略開張,小枝幼嫩時被短柔毛,老枝灰紫色或灰褐色,無毛;葉卵形或橢圓形,先端漸尖或急尖,基部寬楔行,邊緣有細鋸齒,近似繖形花序,由4~5花組成,花瓣倒卵形或橢圓形,基部具短爪,白色或帶粉紅色;果實卵形,成熟時紅色。花期4~5月,果期8~9月。別稱奈子、海紅、海棠蘋果。分布於我國華北、西北、東北南部、內蒙及亞洲東北部等地。

 

花姿輕逸出塵、秀麗典美的蘋果花,初綻的蓓蕾紅似朝霞、艷光流轉,轉瞬間,花兒徐徐開放,又幻化成輕盈飛揚的裊裊白雲,波動於天上人間,令人目不暇及,陶醉在一片春光美景之中。南宋詩人陳與義生動地描述來禽花:「來禽花高不受折,滿意清明好時節;人間風日不貸春,昨暮胭脂今日雪。舍東蕪菁滿眼黃,蝴蝶飛去斜陽裡;妍嗤都無十日事,付與梧桐一夏涼。」

林檎又稱文林郎果,她的得名非常有趣,有幾種傳說。居高宗時,李謹家中的園林孕育五色林擒,她有紅金水蜜黑五色之異。李謹將她獻給高宗,高宗大喜,認為是吉兆,於是敕封李謹為文林郎,人們也因此而稱林檎為文林郎,又根據《草本拾遺》記載:文林郎味甘,無毒。主水痢,或如林檎,生渤海間,人食之,云其樹從河中浮來,拾得人身是文林郎,因此以為名也。

另根據《洽聞記》記載:「唐永徽中,魏郡臨黃王國村人王方直,嘗於河中灘上,拾得一小樹,栽埋之。及長,乃林檎也。實大如小黃瓠,色白如玉,間以珠點,亦不多,三數而己,有如纈,實為奇果,光明瑩目,又非常美。紀王慎為曹州刺史,有得之,獻王。王貢於高宗,以為朱奈,又名五色林檎,或曰聯珠果。種於苑中。西域老僧見之云:是奇果,亦名林檎。上大重之,賜王方直文林郎,亦號此果為文林郎果,俗云頻婆果。河東亦多林檎,秦中亦不少,河西諸郡,亦有林檎,皆小於文林果。」
唐朝詩人元稹喻她清新如晨問朝露,輕盈飛揚的花容如姑射山的皓皓白雪:「凌風颺颺花,透影朧朧月;巫峽隔波雲,姑峰漏寒雪。

靜勻嬌面粉,燈泛高籠纈;夜久清露多,啼珠墜還結。」清雅絕俗的蘋果花從春寒料峭的2月開始綻放,一直持續到5月末,方才花事寂寥。花事期間與梅花、櫻花、桃花、李花、梨花競相爭艷奪美,蘋果花一直領先眾卉,直至青果孕育,開始另一段對人類的貢獻。


蘋果花的美在於初綻時的紅嫩,猶如少女迎春,紅暈初染,嬌俏可人,及至花兒盛開,潔白純淨,如雪浪翻灘,好一幅氣勢澎湃的美景,忽脩秋色襲人,又見蘋果纍纍相實,或紅、或嫩黃、或青綠,豐收吉兆氣象萬千。宋朝劉子翬:「燦燦來禽已著花,芳根誰徙向天涯;好將青李相遮映,風味應同逸少家。」

蘋果花是近年來花市常見的花材,淡紅的蓓蕾、潔白如玉的花瓣,是花藝家喜歡採用的花卉材料之一。清新可喜的花姿,濃綠如翠的葉片,時而可見因風翻起的葉背的白絨,乍看之下又似銀浪翻騰,平添作品設計的多樣化,不同的風貌因花材的出眾更具特色。大量乾淨的水,可以讓蘋果花的花、葉都能有較長的觀賞期,充足的水分讓葉片更挺、更翠、更鮮亮,不過枝梗處應做十字剪開,以利吸水。阿里山的西洋蘋果品種,小巧紅艷,亦是理想的果材,花市亦可購得,連枝帶葉十分討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