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彩與社會倫理--顏色所透露的社會訊息

輔大應用美術研究所教授

呂清夫

顏色與身份

顏色可以代表一種意象,也可以代表一種狀況。若說紅色象徵熱情,白色象徵純潔便是一種意象;若說紅燈代表禁止,綠燈代表通行則屬一種狀況。它們都有約定成俗的想法或通則,從而形成一種社會倫理,但也可能因為時代、地區而有所變異,例如紅色也可以代表喜氣,白色也可以象徵喪事。

在中國古代,色彩可以是一種地位的象徵,它可以顯示在衣、住、行,乃至死後的世界上面。中國貴族在家使用朱門、朱戶,出門使用朱輪,亦即搭乘朱色輪子的車子,一旦往生,其棺木、身體也常塗上朱色,當一切有機物質都腐化了以後,朱色的礦物性色料(如硫化汞)仍舊附著在泥土中,謂之花土。

在居住方面,游牧民族常在家的門口塗上赤色的牛血,意在避邪,這如同最原始的口紅使用紅土,也在避邪。由於紅色是生命的象徵,故被用在避邪、咒文、乃至護身符上。現代人的住家雖然不用顏色的區分地位,但是很多人的大門還是塗上朱紅,表示大家對於朱紅還是有歷史情結。在古代,其實連屋頂的顏色亦可看出屋主的身份,所以太子居住的東宮屋頂是青色的,又叫「青宮」。不僅屋頂,前門柱子的顏色亦然,所以禮記上會說:「楹,天子丹,諸侯黝,大夫倉,士黈。」意即天子使用丹色(圖1)、諸侯使用黑色調、大夫使用蒼色、士則使用黃色調。


在衣服方面,現代人雖有白領(上班族)、藍領(工人)的分別,碼頭工人戴紅帽,郵差穿綠衣,護士穿白衣,醫師開刀的時候穿灰綠衣,學童的雨衣雨帽用黃色,重大的儀式穿黑色,但一般而言,很少用顏色去區別身份。

 


從服色看古代的官階

但在古代,則規則森嚴。歷代官場的男性服裝分成大禮服、小禮服、常禮服,大禮服是祭神用的祭服,小禮服是慶典用的朝服,常禮服則是上班、會客用的常服。大禮服不論官階大小,周、漢、隋、唐、明各朝採用玄衣纁裳(圖2,3),然歷代略有差別,如東晉、南北朝改用皂衣絳裳,隋、唐、宋、明也用青衣紅裳,秦代則全身玄服。玄衣代表上天,纁裳代表大地,玄色在漢代的<說文>中的意思是「黑而有赤」,但在宋代的<天工開物>則說是「青黑色」,應該是指快亮時的天色。纁色則是黃朱色,代表黃土的顏色。

  

至於官階大小,則由衣服上的章紋來區分,章紋共有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龍、華蟲六種花紋繪於衣,宗彝、藻、火、粉米、黼、黻六種花紋繡於裳(圖4),章紋越簡單的官階越低,反之則越高,皇帝的章紋最多,亦即他的大禮服最花,可以十二種章紋全部放上去(祭天地),但隨著祭祀規模的大小,也可以有九章紋(祭先王)、七章紋(祭先公)、五章紋(祭山川)、三章紋(祭社稷)、無章紋(祭群小祀)等,合計有六種大禮服。



小禮服常見的有兩款,亦即皂緣緋袍與皂袍(圖5, 6, 20)。

  

但是分別最細的應推常禮服,這時歷代(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遼、金、元、明)皇帝都穿黃袍(圖7, 8),所謂「黃袍加身」(當皇帝,)其實是指常禮服而言。

 

其他文武百官的常禮服依據官階高低,分別穿的是紫色、朱色、綠色、青色的袍服(圖9),亦即青色官階最低,但元朝刪掉青色,紫色官階最高,但明朝刪掉紫色(圖10, 11, 12)。

  

雖然遼、金、元等外來政權都入境隨俗,沿襲舊制,但清朝的形制比較特別,男性禮服叫做朝服,袖子作箭袖,唯一跟歷代相同的是皇帝的服色為黃色(明黃色)(圖13),其他太子用杏黃色,皇子用金黃色,百官用石青色(圖14),至於常服則無特殊規定。

 

古代女子與小人物的服色

歷代的朝中女性也有大禮服、小禮服、常禮服,只是大、小禮服比較類似。由於皇后不祭天地、山川、社稷,故其大禮服分成椲衣(祭先王)、褕翟(祭先公)、闕翟(祭群小祀)三種,褘衣玄色朱緣(圖15)、褕翟青色朱緣、闕翟赤色,另有翟衣青袍朱緣(圖16),褘衣與褕翟皆以翟鳥(雉鳥)為裝飾(圖17),赤色的闕翟則無裝飾。至於常禮服,隋、唐、宋比較接近,分成青服、朱服、鈿釵禮衣、赤色的禮衣,其他各朝代則形制不一,但一般而言,以紅色最受歡迎(圖18, 21)。清代女性的服色與男性相同,皇后的服色為黃色(明黃色),其他太子妃用杏黃色,貴妃用金黃色,嬪,福晉用香色(比金黃色低沈),命婦用石青色,至於常服亦無特殊規定。


賤者與王公貴冑相對的販夫走卒又穿什麼顏色呢?古人云:「賤者衣褐」,可知穿褐色衣服者就是這些小人物,古代貧賤的人叫褐夫,其衣著自與華衣麗服完全相反。在今天,一般褐色給人的形象是稍稍乏味但很樸實,在西方,褐色也是一種不起眼的顏色,所以偵探小說常有Mr. Brown的角色,並穿褐色衣服。至於褐色如果帶一點紅色調,便成了赭色,如果有古人云「赭衣塞路」,那就不是好事情,表示一個社會治安不好,到處都是犯人,而犯人穿的衣服就是赭色的。

傳統五色(正色)的意涵

表1. 傳統五色所代表的各種意涵

色名
代表方位
五行
五行相剋
朝代
四季
代表動物
蔽土
西
毀木
熔金
滅火
吸水

傳統的基本色(正色)有青、白、朱、玄、黃五色,它們也暗合現代色彩學的五種第一次色,由此五色可以混出第二次色(間色)、第三次色等無數的顏色來。這五個正色都是古老的色名,白色最早出現於紀元前約1000年,< 詩經周頌>:「有客有客,各白其馬。」至於朱、玄、黃三個色名出現於紀元前約820年,<詩經豳風>:「載玄載黃,我朱孔陽。」三個色名都在裡邊了。

這五色分別代表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個方位,也代表木、金、火、水、土的五行,五行之間彼此相剋,如土吸水、水滅火、火熔金、金毀木、木蔽土,如是週而復始。但此一相剋的原理,也被用來解釋朝代的更迭,如以虞(土)、夏(木)、商(金)、周(火)、秦(水)為例,其中基於五行相剋的原理,前一代都被後一代剋掉,至於各個朝代崇尚的服色可見之於<淮南子>,其中的《齊俗訓》曾提到:「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,……其服尚黃。夏后氏其社用松,……其服尚青。殷人之禮,其社用石,……其服尚白。周人之禮,其社用栗,……其服尚赤。」此外,秦人尚黑,所以秦代大禮服全身玄色。另外,青、白、朱、玄也代表春、秋、夏、冬四季,或代表龍、虎、雀、武四種動物,故在古代有玄武門、朱雀門、朱雀大道等稱呼,也表示了方位。

色彩所代表的狀況有時跟色彩的形象有關,譬如交通規則中的紅、黃、綠燈,全世界一致,紅色之所以代表禁止,除了因為物理上的紅光波長較長,老遠可以看到之外,還基於它的形象與血或火有關,讓人有危險之感。綠色之所以代表通行,乃基於它有安全的形象,黃色則是特別醒目,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。至於橙色,因是紅色與黃色的混合,用來表示十萬火急的狀況,如救生衣、機場油庫、機器危險部分(圖19)。不過,色彩的形象在東西方並不相同,我們傳統的色彩形象也會隨著時代而改變。把不同的形象做一個比較,可以加強我們對傳統的瞭解。


東西方喜歡不同的紅色

漢人對於紅色的愛好遠甚於其他任何顏色,把紅色看成吉利、喜悅與生命的象徵,印度人也有相同的看法,俄國人更把紅色與美麗看成同意語,俄國人對紅色的好感早在革命以前即已存在,故紅旗對俄國人來說,是社會秩序的象徵。

也許因為這三個民族全部或一部份地處亞洲之故。但在歐洲人來說,常把紅色看成卑俗的、不值一談的顏色。一部份英國人與美國人都把紅色看成太濃的、俗惡的顏色,所以維多利亞時代的傳統希望把紅色稀釋,成為更纖細的高雅淡色。


其實,不分中西,古代的貴族都喜歡紅色,只是漢人的紅色帶黃,是為朱紅,西方的紅色帶紫,是為紫紅 (purple)或洋紅,皆為帝王之色。朱紅的原料為硫化汞,商代開始使用,稱為銀朱、辰砂、硃砂。

日本傳統也喜歡朱色,應是受漢人的影響,但其原料是為氧化鉛,色名為丹色,亦即鉛丹色,曬太陽變黑,質感、配色均不同於漢人。洋人並不重視朱紅,故以平常物體命名,如胡蘿蔔紅(Carrot orange)等是。

西方貴族喜歡的紫紅係由名叫Purpura的甲蟲的分泌黏液染成,一次取得微量,故所需甲蟲甚多,至今地中海沿岸仍可看到無數的貝塚,是為紫紅染坊的遺跡。西方人對於紫紅的重視還可見諸紫紅染料的追尋。西元1825年英國人巴金(Perkin)在15歲時進入倫敦皇家化學院,並在家裡擁有自己的實驗室,他在實驗瘧疾特效藥奎寧時,偶然發現赤褐色的沈澱物,於是加水煮沸,得到美麗的紫色溶液,是為人類最早的人造紫紅(Mauve),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皇還曾為此得意非凡,並在一個世界博覽會開幕儀式中,親自穿上這種染料染成的服裝,向全世界宣告人造紫紅的問世。1895年義法聯軍打敗奧國以後,又令人興奮地在義大利北部的Magenta發現了苯胺染料(一品紅),可以染成紫紅色,這是從晚櫻科植物中取得的原料,色名就叫Magenta,其譯名就叫洋紅。

西方的紫袍復國與東方的黃袍加身

西方貴族對於紫紅的重視,可見諸羅馬的將軍常披紫紅的披肩,第六世紀的查丁尼遭逢民眾叛變時,皇后曾高呼寧可死在紫紅袍中也不屈服,據說並由此振奮人心,挽狂瀾於既倒。

儘管如此,儒家對於紫紅似乎並無好感,<論語>陽貨:「惡紫之奪朱也。」<孟子>盡心:「惡紫,恐其奪朱也。」又<說文>:「紫,帛青赤色也。」可知紫色是赤中帶青,由於不是正色,所以不受重視,「紫」甚至有瑕疵的意思,亦即染正色染不成而出現的間色。至於傳統官服的使用紫色,或紫色變成流行色乃是隋唐以後的事情。

漢人也把黃色看成最榮耀、最喜悅的帝王色,所以歷代皇帝的常禮服都用黃色(圖7, 8, 13)。但是其他民族喜歡黃色的似乎不多,連俄國人在大革命前把黃色看成賣淫的表示。基督教的傳統則讓出賣耶穌的猶大穿上黃色的衣服。美國人把黃色聯想到煽情的低級新聞、膽怯、欺騙。Yellow dog表示惡漢、畜生。Yellow boy是黑白混血,是不健康的表示。不過,在現代生活中,由於黃色很醒目,經過心理學的測試,明視距離最遠,所以被廣泛用在工程車、橋樑、危險柱子、地面突起、雙黃線、禁止停車、方向燈、月台邊緣上面。

  

戴綠帽與青青子衿

在漢人的傳統中,綠色的形象似乎不是很好,戴綠帽便是一個實例,<說文>:「綠,帛青黃色也。」表示綠色是一種間色。<七修類稿>:「唐史李封為延陵令,吏人有罪,不加杖罰,但令裹碧綠以辱之,後人遂以著此服為恥。今吳中謂人妻有淫行為綠頭巾。但當時李封何必用綠巾?及見春秋時有貨妻求食者,綠巾裹頭,以別貴賤,乃知其來已遠,李封亦因是以辱之。」又按<元典章禮部服色>:「至元五年,淮中書省劄,娼妓之家,家長並親屬男子,裹綠巾。」<辭海>:「綠幘古為賤服,而制度之規定,則自元明始。」

但綠色在西方則意象不同,green的語源與 grow, grass相同,如果對別人使用綠色,則表示不成熟或無經驗,不少民族會以綠色表示自然與成長。到了今天,綠色已是人類喜愛的顏色,只是西方很少人穿綠色,即使是環保人士也不例外。另外,綠色也被用來表示安全門、急救箱。

漢人的青色似乎正面的形象較多,如青眼、青睞、青出於藍、青雲直上都是正面的,青杉、青衿是士子的服裝。但古時賤者也服青衣,後世因以青衣為婢女。平劇旦角的「青衣」,其實穿的是黑衫。
美國人與歐洲人都喜歡藍色,表示了保守性與信賴感,藍血表示貴族。但是藍色也有它低沈的一面,藍色是憂鬱的,故有藍調音樂、藍色星期一、blue day(生理日)、藍色法律(峻法),另外,藍色也帶有不幸或死亡的意味。

約在紀元前750年,<詩經鄭風>提到:「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」青衿即青色領子,學子之所服。在紀元前1200年到前2500年間,埃及的木乃伊上已經發現,人類開始用藍草染布。據調查,歐洲有二分之一的人喜歡藍色,可知藍色染料的重要性。當年英國佔領印度的原因之一應跟印度出產藍草有關,由於英國是紡織大國,如要織品暢銷,藍色染色便成了重點。德國原是藍色染料的輸入國,但因拜爾(Baeyer)在1878年發現了人造藍,使德國人得以宣稱用顏色征服世界。

也是白道與黑道

漢人的白色與白天、清白、明白、坦白連在一起,表示一些光明、正面的形象。但也表示哀悼,如素車白馬、鮮花素果。西方人也用白色表示純潔、纖細,基督用白色表示,修女也穿白衣,類似漢人的清白。白也是和平的象徵,投降要舉白旗,其實是表示和平的意願。另外,人類還對白色食品有著無限的好感,有時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,去食用白色食品,如白米,白鹽,白糖,豆腐都要越白越好,他如米粉,魚丸,蘿蔔乾,洋菇亦復如此,於是通常要用漂白劑處理過,雖然政府規定漂白劑以亞硫酸鉀、亞硫酸鈉為合法﹐且有法定劑量﹐且不得使用在麵粉及其製品上。但商人為了降低成本常使用不合法的雙氧水、次氯酸鈉,致使消費者的飲食安全沒有保障。

其次,漢人的黑色常表示一些黑暗、負面的形象,如黑心、黑道、黑槍等是,西方也有類似的形象,如black Friday是黑色星期五、blacklist是黑名單、blackguard是惡棍、blackball是投反對票、blackcap是愁眉苦臉。

顏色的形象與倫理

今天在我們的政黨中,國民黨是藍色,民進黨是綠色,新黨是黃色,共產黨是紅色,剛好是心理學上的四原色,各政黨的代表色應不是偶然設定的,應該都經過一番審慎的思考,譬如國民黨的藍色表示青天,民進黨是綠色代表環保。在西方人的政治色彩中,紅色是左傾,黑色是法西斯,黃色是機會主義。法國人用藍、白、紅表示自由、平等、博愛,我們的國旗設色也跟法國國旗不無關係。

西方人把紅色聯想到祭祀,至於青是卓越、紫是權威、綠是自然、黃是太陽。詩人愛倫波還把五個母音的發音跟顏色聯想在一起,此即所謂色聽:A是黑,E是白,I是紅,O是綠,U是藍。畫家康丁斯基把顏色跟形態聯想在一起,是音感作畫的先驅:三角是黃,圓形是藍,方形是紅(圖22)。

另外,表示名次可用金牌獎、銀牌獎、銅牌獎,也可以分別用藍帶、紅帶、黃帶來表示。至於文化上有貢獻者,則得到的是紫綬褒獎。這些由顏色顯現的等級,各有其物理上、心理上、歷史上的因素,從而形成另一種社會倫理,讓人因不同顏色而獲得不同等級的敬意,也可以讓人探討無窮的文化意義。

當代文化人類學者柏林與凱依(Berlin-Kay)還研究過黑、白、紅、黃、綠、藍、褐、灰、橙、桃、紫等十一種基本色名(Basic Color Terms),探討它們在人類文化史上出現的先後,得知白、黑、紅是最古老的色名,從上述漢字的黑、白來看,亦知此言不假。他們並從一個民族使用基本色名的多寡,來判定其文化發展的高低,初民時代通常只用黑、白、紅,文明的極致則十一種色名通通用上,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化倫理吧。



圖1.柏林與凱依色名進化論的基本色名之出現順序

圖說

1. 北京的太和門
2. 隋文帝像(閻立本畫),大禮服玄衣纁裳的實例。
3. 玄衣纁裳及其章紋的圖解(採自<中華服飾五千年>)
4. 玄衣纁裳的各種章紋
5. 宋宣祖像,小禮服絳袍皂緣的實例
6. 小禮服纁袍玄緣的實例
7. 唐太宗像,黃色常禮服(黃袍)的實例
8. 明武宗像,赤黃色常禮服(黃袍)的實例
9.「八達遊春圖」(五代趙喦畫),八名達官穿著深紫、淺紫、緋、綠色的常禮服
10. 「出警入蹕圖」(明朝),一群官員穿著緋、綠、深青、淺青的常禮服,紫色已經不用。
11. 明朝高官穿著的緋袍
12. 明朝的緋袍展開圖(採自<中華服飾五千年>)
13. 清朝乾隆皇帝像,穿著明黃色大禮服
14. 清朝大臣關天培像,穿著藍色大禮服
15. 宋神宗皇后像,專著深青袍朱緣褘衣
16. 宋真宗李皇后像,穿著青袍朱緣翟衣
17. 翟鳥圖案
18.「虢國夫人遊春圖」(唐朝張萱畫),婦女流行紅色服裝,六人中有四人穿著紅色常禮服
19. 機器的危險部分用橙色表示
20. 宋朝大臣馮平像,穿著小禮服皂袍
21. 明朝朱夫人像,穿著紅色常禮服
22. 畫家康丁斯基把顏色跟形態聯想在一起,三角形是黃,圓形是藍,方形是紅